为丰富员工文化生活,增进同事间的交流情谊,让大家在忙碌工作之余放松身心、强健体魄,培育健康向上的生活态度,10月31日,出版社党委与工会共同开展以“聚势谋新篇 笃行启新程”为主题的党建团建拓展活动。出版社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光艳,党委副书记、社长、总编辑陈华栋,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戴智华,党委委员、副社长、工会主席宗德宝等社领导班子成员,与全体党员、员工共同参加了此次活动。
上午10时,大巴抵达海盐县张元济图书馆。此处不仅是历史文化名城,更是中国近现代出版家、教育家、爱国实业家张元济先生的故乡,这位被尊称为“中国现代出版第一人”的先驱,与上海交通大学及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渊源深厚——他曾担任南洋公学总理及译书院院长。因此,本次活动将张元济图书馆设为首站。馆内陈列着张元济先生的生平事迹资料、著作手稿、研究文献,以及镌刻张氏家训的楠木板等珍贵文物。在讲解员的细致介绍下,员工们对张元济先生的生平事迹有了更清晰的认知,对他矢志文化救国、教育强国、守护中华文脉的初心使命有了更深刻的体悟。大家认真聆听讲解,驻足凝视图片与典籍陈列,在书香墨香中感悟出版人的文化担当,并在馆前合影留念,将这份敬畏与传承定格为永恒记忆。

11时许,队伍转赴中国核电科技馆。此时云雾渐散,阳光穿透云层洒落,为宏伟气派的科技馆镀上一层温暖光晕。秦山核电是中国核电起步的地方,是中国核电的“红色根脉”和“红船”。自1985年中国大陆首台核电机组开工建设以来,秦山核电以振兴民族工业为己任,从无到有,从有到大,目前全面建成9台机组,总装机容量达666万千瓦,年发电量约520亿千瓦时。中国核电科技馆内设有“中国核电之路”“核电站探秘”“核安全与环保”等13个主题展区,拥有净长18米的世界最大核电压水堆主线模型,以及直径8米的亚洲最大室内LED球屏。科技馆从核电发展史的老物件,到秦山核电站的发展历程,再到可互动体验的模拟控制室,全方位展现了“大国重器”的科技魅力。沉浸式的参观体验,让员工们直观感受中国近40年来在科技、经济等领域的突破性成就,对“创新驱动发展”理念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也为出版社今后的创新发展注入了新思路与新灵感。


中午,全体人员举办了一年一度的员工集体生日会,氛围温馨热烈。陈华栋发表热情洋溢的讲话,他指出,此次活动将文化溯源与科技探秘相结合,且两处场馆均与出版社有着紧密联结,既是对出版初心的回望,也是对创新方向的探寻。他希望大家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汲取文化养分与科技力量,在工作中凝心聚力,以更饱满的状态践行出版使命,共同书写出版社发展的新篇章。

午后阳光正好,下午1时30分,员工们齐聚在宾馆前的大草坪,准备开启下午的团队活动。在教练的引导下,全体员工分成12个小组。王光艳作动员讲话,她首先向全体员工一年来的辛勤付出表示诚挚感谢,希望大家借由本次活动放松身心,同时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她表示,沈荡古镇打卡寻宝活动既是智力与体力的双重比拼,更是团队凝聚力的实战试炼,希望大家在活动中默契配合、互帮互助,将协作精神融入日常工作,为出版社发展聚势赋能。

下午1时30分至3时20分,打卡寻宝活动在沈荡古镇正式开展。这座因“多水荡”得名的千年古镇,在秋日暖阳下更显韵味:河道泛着粼粼微光,老屋白墙与门前彩旗相映成趣,百年酱园的醇厚香气萦绕街巷。余华笔下的胜利饭店静静矗立街角,由旧式粮站改造的沈荡谷仓文创园藏着历史与现代碰撞的惊喜,构想几何谷仓书店的玻璃幕墙反射着秋日天光,文创店里的特色糕点、贝壳雕、冰箱贴等工艺品琳琅满目。12支队伍循着“打卡秘籍”穿梭于古桥流水间,在文化点位完成知识解谜,在协作闯关中凝聚团队默契,拍照留念的欢笑与探讨答案的专注交织,欢声笑语洒满古镇街巷。

下午3时30分,活动圆满落幕。经过激烈角逐,第5小组以23000多分的优异成绩脱颖而出,斩获第一名。组长郭嘉泰开启象征胜利的香槟,随着香槟喷涌而出,现场掌声雷动,活动氛围推向高潮。王光艳作总结讲话,她表示,本次活动十分成功,大家既放松了身心,又锤炼了团队精神,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工作与生活中继续发扬团结协作精神,为圆满完成出版社2025年度各项任务指标贡献力量。

随后,员工们踏上返程之路。大家纷纷表示,此次活动收获颇丰,在张元济图书馆读懂了出版人的文化担当与使命,在中国核电科技馆见证了科技的磅礴力量,更在古镇寻宝中深化了团队情谊,秋日的晴好天气更让这场旅程格外舒心。本次活动将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成分发挥了党建引领作用,大家一致表示,未来将把活动中的感悟与力量转化为工作动力,凝心聚力谋发展,笃行实干启新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