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发布时间:2022年05月31日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经历千年日月与纷飞战火的情谊:纪念中以建交30周年

     

      1月24日,中以两国迎来建交30周年。在1992年的这一天,中国和以色列正式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开启了两国新的合作篇章。

  疫情以来,中犹人民仍然互帮互助。2020年2月3日,在来自以色列的格林伯格先生推动下,在沪犹太人社团筹集了一万只口罩,并向虹口提篮桥附近的居民分发。“我在上海看到的是,没有慌乱,没有生活物资紧缺,生活依旧正常,大家默默地戴上口罩,齐心协力应对这次灾难。”格林伯格说。

  实际上,中国人民与犹太人民的友好交往历史已超过一千年,最早可追溯至唐宋乃至汉代。直至近代,中华民族与犹太民族再次出现了交往热潮。其中尤其让人们铭记的,是半个多世纪以前那段战火纷飞中的情谊。

  七十多年前,犹太民族遭到纳粹的疯狂迫害。大批犹太难民不得不逃离家乡,寻求外界的庇护。然而,在动荡的世界局势中,愿意为犹太难民敞开大门的国家或地区屈指可数。当时的上海,便是接纳犹太难民的“诺亚方舟”之一。

  1933年至1941年,近三万名从屠刀下逃生的欧洲犹太难民远渡重洋来到上海。至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仍有两万五千名左右的犹太难民把上海当作他们的庇护所,人数超过加拿大、澳大利亚、印度、南非、新西兰五国当时接纳犹太难民数量的总和。

  随着战争局势的紧张激化,日本开始加强对上海犹太难民的提防和控制。1943年2月,日本采用对待敌侨的做法,以虹口提篮桥为核心建立了无国籍难民居住区,强迫近两万名犹太难民迁入其中生活,以集中看管。在更加逼仄的隔都生活中,坚强的犹太人民仍然咬紧牙关。最终,他们与中国邻居一同等来了反法西斯斗争的胜利。

  幸存过后,这些犹太难民一直忘不了上海对他们的帮助与扶持。犹太难民幸存者艾芙琳·派克·鲁宾(Evelyn Pike Rubin)在个人回忆录《上海隔都》中写道:“当一切看起来都没有希望的时候,一扇大门向我们敞开了,我不希望人们忘记那扇门是在哪里,这就是我要告诉大家这个故事的原因。”

  与沉重的历史记忆形成对比的,是这些犹太难民在劳作与创造中所展现的生活热情。在异乡的避难生活固然艰辛,但他们依然在上海扎下了生活的根基,让自己民族的文化也在这里结出果实。“该上学的上学,该结婚的结婚,该喝咖啡时喝咖啡,生活还是正常进行。你会发现,这段历史不是历史书上苍白的只言片语,它是真实的”,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馆长陈俭说道。

  直到今天,我们依然能够通过各种档案记载、文物史料与口述记录,了解犹太难民当年在上海的生活细节。近年来,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与虹口区档案馆征集了上千份相关档案和实物,那些生动又珍贵的点滴向我们展开:做生意用的名片、经营商店的营业执照、结婚证、离婚证、出生证、免疫接种证、出入通行证……

  2021年,由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档案中的上海犹太难民》一书,从这些档案资料中甄选了一部分进行整理和研究。通过对图片的精细再现、对档案的专业说明,这本书将一个个历史现场在书页间向我们展开。

  围绕犹太难民的在华故事,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已开展多个出版项目,汇集研究成果与相关书写,展示了犹太难民与中国尤其是上海的联结与情愫,并为相关研究提供参照。迄今为止,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已出版《犹太难民与上海》《来华犹太难民资料档案精编》系列丛书,以及《逃亡与拯救——二战中的犹太难民与上海》《善良与包容——犹太难民在上海生活绘本》《来华犹太难民研究(1933-1945):史述、理论与模式》等多册图书。

  保存与记录这段历史记忆需要多方的支持与协作。2015年起,虹口区启动提篮桥历史风貌保护区犹太街区的世界记忆遗产申报工作。2016年起,虹口区档案馆与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三家单位联合开展“档案中的上海犹太难民”研究课题。此外,上海犹太研究中心等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也在这一领域耕耘不止。

  作为出版方,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也将持续关注犹太难民在华历史的相关研究进展,拟推出《中犹交往千年史》等优秀的学术著作和大众读物。

(作者黄婷蕙系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主题出版中心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