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发布时间:2013年12月30日 
新华网:一个人与这个时代记录白岩松与央视新闻二十年

 

 

  新华网北京12月30日电(杨舟)28日,由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印刻白岩松二十年央视成长记录,及此间社会时代史、中国电视新闻发展史的新书《一个人与这个时代》在京首发。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社长韩建民介绍,本书是其“华语名主持人丛书”的首本著作。被采访者白岩松、作者中国传媒大学教师邹煜在首发现场与读者分享了成书缘由。

 

  作者对谈白岩松:听见自己的骨节在生长

 

  虽有《痛并快乐着》、《幸福了吗?》在前,但《一个人与这个时代》则从白岩松在央视二十年的职业经历切入、讲述白岩松的个人成长。
  “我是去年3月份接受这个任务,期间一直很纠结,想怎么把这个内容呈现给大家。2012年11月5日,关于这本书与白岩松的第一次会面,大体确定了书的框架和内容。白岩松说,主持人是时代的产物,它与时代的特性是紧密联系的,可以通过时代的关键词来反映。”该书作者,同时也是中国传媒大学老师邹煜介绍。
  五个月的深入采访,对邹煜而言,“这简直是天天在上课,而且还给你发工资,你都能听到自己骨节在生长的那种声音。”比如,岩松提出的“平行逻辑”“思想慈善”“希望新闻”“新闻的核心在于人”“好的记者都是啄木鸟”“永远不偷懒,不要在别人的结论那里就终止了”等等,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营养。

 

  优秀的主持人必须是一个知识分子

 

  在书中,白岩松提出,“《东方之子》最重要的是建立了一个‘平视’的概念,问题不会都是献媚的,而就是问题。我觉得不要把问题定论为正面的、质疑的、舆论监督的,我很讨厌这些外在的包装。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它是不是问题?”白岩松认为,“一位优秀的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必须是一个知识分子。知识分子不是一个行业,而是一种与社会发生关系的方式。知识分子天生应该是从‘小我’中能有所跳离,去关注一个时代,忧心忡忡地看到很多问题,并希望它改变。”
  白岩松还提醒读者《一个人与这个时代》并不是一个传记,“这就是一个备忘,甚至与个人都没有关系”,他谈及新闻行业现状,“在生存压力之下,有多少传媒还投入去做更有深度、更有质感的报道,最核心的价值是有可能丧失的,这其实是我更担心的。当你不能提供最有价值的内容,在全面皆记者的时代,跟所有拥有手机的人有什么区别?我觉得这本书是在通过一个人,看背后变迁,不仅是新闻理念,还有知识分子的看法。”

 

原文链接:http://news.xinhuanet.com/book/2013-12/30/c_12593063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