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发布时间:2014年11月07日 
感受万物之美 中兴博物文化——“博物学文化”主题讲座举行......

  在第27届全国大学出版社图书订货会举行期间,我社于2014年11月1日下午,在南京国际会展中心邀请北京大学刘华杰教授作了题为“感受万物之美 ,中兴博物文化”的主题讲座。


 

  今年以来,我社相继出版了《世界著名博物馆之旅系列》、《博物学文化丛书》和《万物简史译丛》三套重量级丛书。这三套丛书有着相近的主题,从不同角度展现了人类的博物文化,并在第27届全国大学出版社图书订货会上集中亮相,引起参会者与媒体记者的关注。在主题讲座上,刘华杰教授以其博学多才,侃侃而谈博物学文化,并与读者一起分享他个人博物体验,以及博学研究的成果,强调博物与我们每一个人的关系。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认识的改变,博物学的春天已越来越近。
 

 

  北京大学刘华杰教授一直致力于博物学文化、科学史、科学传播学方面的研究。近十年来,他主要关注博物学史与博物认知,探讨在现代条件下恢复博物学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在博物学文化领域先后出版了《看得见的风景:博物学生存》《天涯芳草》《博物人生》《檀岛花事:夏威夷植物日记》等。此外,还积极地参与博物学的相关活动,在博物学回归和重振的浪潮中起了重要作用。
  由他主编的《博物学文化丛书》,第一批包括《博物学文化与编史》《约翰·雷的博物思想》《发现鸟类》《林柰的博物学》《纳博科夫的蝴蝶》等,既有理论之作,又有通俗作品,将西方的译作与国内相关研究结合一体,目的就是从不同层面向国内读者介绍博物学的进展,重振博物学文化,洞悉进化之奥妙、发现自然之美,提升环境伦理。
 

 

  韩建民社长代表出版致辞,蒋尧鹏书记、张天蔚总编辑以及百余位编辑和读者出席了本次讲座。中国新闻出版报、中国出版传媒商报、出版商务周报、新华书目报、扬州晚报、中国出版、中国编辑、出版人、新阅读、教育与出版等10余家媒体记者也十分关注,参加了讲座,并与主讲人互动。


                                                             侯俊华  
                                                           2014.11.4

 附:三套丛书的介绍

  ■《世界著名博物馆之旅系列》 最著名的博物馆
  大英博物馆(British Museum)成立于1753年,1759年1月15日起正式对公众开放,是世界上规模最大、最著名的博物馆之一。它收藏了世界各地的许多文物和珍品,藏品之丰富、种类之繁多,为全世界博物馆所罕见。它拥有600多万件能够反映古代文化和现代文化的艺术品、文物,跨越了人类200多万年的历史。博物馆一直秉持着实用原则——藏品应向公众免费开放。这种原则也基于一种 “尽管人类文化间存在着差异,但是通过彼此的交流,它们是可以互相了解的” 启蒙思想。
  《世界著名博物馆之旅系列》也秉持着这一原则,首批推出四种图书,即《大英博物馆珍品之旅》《在大英博物馆读古希腊》《在大英博物馆读古罗马》以及《冬宫博物馆巡礼》。通过博物馆精心挑选出的珍品,这套丛书向读者分别展现了古罗马、古希腊、古埃及的历史和辉煌文明,以及它们的人类文明史上的作用。最重要的是,这套书提供读者一个全新的视角,从各个侧面、领域去思索探究藏品背后的不同文化、民族之间的相同和不同,进而领悟到世界之间恒久的关联,洞察出我们彼此共同的人性。
 

 

  ■《博物学文化丛书》 传统科学史研究范围的新拓展
  博物学(Natural History)是人类在宏观尺度上与大自然打交道、求得可持续生存的一门学问和技艺,涉及对大自然的观察、描述、分类、系统感知和利用。在自然科学的四大传统(博物、数理、控制实验和数值模拟)中博物学扮演重要角色。作为一种古老知识形态、认知方式的博物学在十九世纪迎来辉煌时代,随着各门学科的逐渐专门化而走向衰落,并退出各级课程体系。在还原论者眼中,博物学曾一度与肤浅、业余等词汇相联系。
  数理科学和还原论科学描述的大自然日益技术化、碎片化。恢复、传承博物学,有着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修习博物学能丰富人生体验,便于个体洞悉进化之奥妙、发现自然之美,进而有助于提升环境伦理。基于博物学编史纲领的史学研究,也将重写人类文明进程的过去。这就是本套《博物学文化丛书》的立意。
  担任丛书主编的是北京大学的刘华杰教授,他一直致力于博物学文化、科学史、科学传播学方面的研究。近十年来,他主要关注博物学史与博物认知,探讨在现代条件下恢复博物学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在博物学文化领域先后出版了《看得见的风景:博物学生存》《天涯芳草》《博物人生》《檀岛花事:夏威夷植物日记》等。
  《博物学文化丛书》第一批包括《博物学文化与编史》《约·翰雷的博物思想》《发现鸟类》《林柰的博物学》《纳博科夫的蝴蝶》等。
 

 

  ■《万物简史译丛》 妙趣横生品味万物
  本丛书从日本法政大学出版局原版引进,从1991年刊发至今已超过150本图书,曾获日本梓会出版文化最高奖。上海交大出版社引进其中6本精品图书,书名为:《枕》《桥》《箱》《瓦》《食具》《锯》。该系列每一本图书都配以大量精美插图,为我们饶有兴趣地诠释了万物的历史。一个个妙趣横生的故事中品味万物与人类文化的微妙关系。
  该丛书从翻译到编辑,我社历经2年的呕心沥血之作。该丛书主编是东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升远。由他组织了强大的翻译团队,才保证了此书的翻译质量和高品味。
  第一批推出的作品有:《枕》《桥》《箱》。
  作者矢野宪一先生的《枕》,通过一幅幅精美的插图,为我们展示了从神的枕头、大尝祭的枕头到枕绘的世界的独特魅力;追溯了枕头材质的变迁;更以幽默风趣的笔调讲述了与枕头有关的传说、怪谈、民俗及奇闻轶事。使我们在一个个妙趣横生的故事中品味着枕头与人类文化的微妙关系。
  作者小山田了三先生的《桥》,以在人们生活中耳熟能详的现代桥梁的原型为例,解读了寄托在桥上的古人的思想,并追溯了桥所展示的传统技术的发展。通过书中一幅幅桥梁的照片,读者不仅可以形象地了解世界各地的著名桥梁的类型、结构与功能,还可以通过文字描述,一展联想的翅膀,在跟随作者游览中国的安济桥、威尼斯的里阿尔托桥、巴黎的新桥、印加的舟桥、以及日本的锦带桥和眼镜桥的同时,品味每一座桥所蕴含的深奥文化。
  作者宫内悊先生的《箱》,以人们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箱”,它究竟有着的怎样的历史和文化?看似没有交集的世界各国的“箱”,相互之间存在着哪些不同,这中间又是否存在着某种关联?本书从“箱”的原型、使用方法、民族技术、文化交流等几个方面,列举大量实例,并配以近300幅精美图片,为人们展示了一个神秘而又多姿多彩的“箱”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