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发布时间:2015年07月13日 
我社东京审判出版工程等三套图书入选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

我社《东京审判出版工程》等三套图书入选
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重点选题和“百种经典抗战图书”目录


  据2015年6月19日《中国新闻出版报》第一版头条新闻《120种重点选题发布 百种抗战图书将再版》报道:6月18日,中宣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在京召开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主题出版工作会议。会上发布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重点选题120种,同时启动“百种经典抗战图书”重印再版计划。我社《犹太人在上海》《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庭审记录·中国部分》(中文版)两套丛书入选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重点选题,《梅汝璈东京审判文稿》入选“百种经典抗战图书”目录。
  《犹太人在上海》丛书是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而著。70多年前,当600多万犹太人在欧洲惨遭纳粹分子的疯狂屠杀时,当整个“文明世界”将犹太人拒之门外之时,同样遭受战争苦难的上海向犹太难民敞开了大门,为救助他们作了一切可能做的事。两个苦难与智慧并存的民族在战火纷飞的二战期间演绎了一段相互尊重、相互同情、相互支持的佳话。这一重要历史,被公认为中国人民在反法西斯战争期间所做出的一大“善举”和贡献,受到国际舆论的高度评价。今年恰逢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策划这套既有历史性又有可读性的图书,梳理和再现当时的重大事件,对寻觅上海记忆、反对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而言,是非常具有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的。
  《犹太人在上海》以二战期间犹太难民和普通百姓的口述史为依据,以真实的图片、真挚的语言阐述了犹太难民逃离纳粹统治下的欧洲、抵达上海、在虹口隔离区度过艰难时刻、与中国人民同甘共苦,以及离开中国后始终难以割舍的中国记忆和上海情结的史实,以普通人物的生活折射出当时上海、当时中国、当时国际的大背景,既有故事的可读性,又有史料的可咀嚼性,是一套集学术性和通俗性为一体的好书,既适合史料研究,也适合大众阅读。这套书既凝聚了犹太研究首席专家潘光和王健研究员的学术研究成果,还凝聚了上海虹口区政协、上海犹太纪念馆新挖掘的史料和近500张图片,既有从事犹太学术研究的专家,又有擅长语言表达的记者和作家,能确保这本书的史料准确性和语言通俗性。
  东京审判出版工程自2011年开始选题策划,2013年一期出版顺利完成,二期、三期全面展开,一直得到国家重视。一期图书2014年3月在巴黎书展举行国际首发,二期图书2015年5月在美国书展首发,举世瞩目,成为我国出版业重要事件。
  《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庭审记录?中国部分》(中文版)为《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庭审记录》中国部分选译系列。在近代日本的对外扩张中,中国蒙受了最大的灾难,日本对中国的侵略和暴行在东京审判中理所当然地受到了追究。从东京审判起诉书的55项诉因中有20项与日本侵华和在华暴行有关,在最后判决的10项确定诉因中有4项与中国有关;在被判处绞刑的7名A级战犯中有6名的起诉罪名涉及中国,最后的判决罪名中有4人涉及中国。中国与东京审判的关系由此可见一斑。然而,东京审判具体审理了哪些罪行?提出了哪些证据?检辩双方进行了怎样的攻防?留下了哪些值得检讨的问题?诸如此类的基本情况长久以来一直不明。有鉴于此,上海交大出版社和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共同规划出版《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庭审记录》的同时,将庭审记录有关中国部分的整理、翻译也列入了计划,提出东京审判对今世的意义。各位译者凭其深厚之专业功底、娴熟之语言技巧、将庭审现场原样呈现,打破语言壁垒,便利东京审判研究,亦能够指导对东京审判感兴趣的读者开拓眼界,为读者提供了一个清晰而全面的知识库存,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和可读性。
  本书以英文版《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庭审记录》(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3年版)为底本翻译,参照雄松堂1968年日文版《極東國際軍事裁判速記録》校对。内容是庭审记录中对华相关部分,根据内容由译者将全书分段并加各段标题,脚注由译者所加。
  《梅汝璈东京审判文稿》一书收录了东京审判中国法官梅汝璈先生在东京审判期间往来函电和所作的日记、审判结束之后就东京审判进行回顾和反思的重要著述,如《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关于谷寿夫、松井石根和南京大屠杀事件》等。这些文献全面反映了梅汝璈先生就东京审判的评价和感悟,作为重心的《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一稿从法律的视角对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从法庭的成立和管辖权争议到宪章发布与法庭的组织,战犯的逮捕与起诉到作出判决都进行了精辟阐释,并指出了东京审判存在的缺陷。


  
侯俊华 耿 爽  
 2015年6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