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24日下午,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古籍文献出版研讨会暨智库成立仪式在张元济讲堂召开。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所所长戴建国、上海图书馆历史文献中心主任黄显功、复旦大学出版社原社长贺圣遂、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院长江晓原、上海书店出版社原总编辑金良年、汉语大词典出版社原总编辑李梦生、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院长杨庆存、上海古籍出版社原总编辑赵昌平、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邹振环等专家出席会议。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党委书记蒋尧鹏、总编辑刘佩英、编委会主任张天蔚、常务副总经理吴宝安等领导班子成员以及古籍事业部和相关事业部主任、编辑、营销人员参加会议。会议由刘佩英主持。
会上,上海交大出版社党委书记蒋尧鹏致辞并介绍出版社近况,总编辑刘佩英介绍了出版社古籍出版的基本情况和主要成绩,古籍文献图书事业部主任冯勤重点介绍了古籍出版2017年~2020年三年规划。
接着,与会专家依次发言,对出版社古籍出版方向和规划进行了研讨。专家们一致赞许我社在古籍出版方面取得的成果,认为三年规划思路务实,模块清晰,特色明显,切合大学出版社的发展方向,不少项目具有获得国家古籍整理出版基金的可能性。与会专家也对我社古籍出版的发展提出中肯的建议,集中在以下几点:(1)立足学校,抓住学校的特点,紧密结合学校发展、学科建设、专家资源,形成自己的特色和出版范围,打造交大社的古籍品牌;(2)量力而行,对已有规划进行梳理、筛选和优化,考虑项目实施的可行性;(3)加强人才储备,包括作者队伍和编辑队伍,要发现和培育基础作者队伍,建立人才库,要留得住古籍编辑;(4)重视数字化、电子化、网络化出版和传播,在取得财政支持的基础上加大数据库的开发和销售。
古籍出版是交大社改制后确定的重点出版方向,近年来不少项目入选国家出版基金、国家古籍整理出版基金,也屡获全国古籍优秀图书奖、上海图书奖等奖项,已逐步形成自己的特色。与此同时,交大社古籍出版也面临着选题方向需要进一步明确、选题运作不够娴熟、专业销售渠道有待打通等三个问题。这是交大社成立的第一个智库,并以此为始建立一个长远机制,加强出版社与专家的沟通,使专家能为出版社出谋划策、有效指导。
交大社古籍出版2017年~2020年三年规划根据我社出书结构、特点,以及编辑队伍、学术团队、学术资源等条件,逐年安排,循序推进,力争在两三个版块形成较有系列、较有高度的出版成果。规划主体分为科技文献、珍稀档案文献、东亚文献、人物文献四个门类,另外设有学术研究、普及读物、收藏图书和古籍数字化等四个门类。
会上,举行了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古籍文献出版智库成立仪式。智库第一批专家共18位,交大社领导向到会专家颁发聘书并合影留念。
古籍文献图书事业部 李阳
2017.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