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发布时间:2017年12月12日 
抢救来华犹太难民的记忆,上海曾是他们的“诺亚方舟”——来华犹太难民研究(1933-1945):史述、理论、模式首发

70多年前,当纳粹疯狂迫害、屠杀犹太人之时,世界上几乎所有地方都对亟需救助的犹太难民关上了大门。但此时的上海,却成为数万犹太难民的避难所。1933年至1941年,大批从希特勒屠刀下逃生的欧洲犹太难民远渡重洋来到上海,总人数近3万。至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仍有两万五千名左右的犹太难民把上海当作他们的“诺亚方舟”,人数超过加拿大、澳大利亚、印度、南非、新西兰五国当时接纳犹太难民数量的总和。




但这段犹太难民来华历史却鲜为人知。日前,《来华犹太难民研究》最终成果发布会暨《来华犹太难民研究(1933—1945):史述、理论与模式》首发式在上海图书馆举行,以深切悼念被德国纳粹政权屠杀的600万犹太人,通过梳理中华民族与犹太民族携手抗击法西斯的历史,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借鉴。




上海犹太研究中心主任暨来华犹太难民研究首席专家潘光、上海社科院历史所所长王健、上海图书馆馆长陈超、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刘佩英、上海图书馆会议展览中心吴敏主任、犹太难民与中国出版工程项目组等出席了活动。



本书主编潘光作项目成果报告


目前,仍然健在的前来华犹太难民及其后代分布在世界各地,他们都具有强烈的“中国记忆”和“上海情结”。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国是东方主战场。在人道主义救援方面,中国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上海救了将近3万名犹太难民,但国内关于这个问题的研究十分匮乏。以潘光教授为首席专家的上海犹太研究中心团队从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进行来华犹太难民研究,推出了一系列成果。2010年年底,“来华犹太难民研究(1933—1945)”被正式确立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项目组成员争分夺秒采访健在的犹太难民及其后裔,抢救了一批口述和文字记忆,并收集了大量与犹太难民相关的文件、档案资料。



上海社科院历史所所长王健点评


《来华犹太难民研究(1933—1945):史述、理论、模式》一书分为三大篇章:一是史述篇“在华犹太难民社区的形成、发展和结束”,在掌握充分资料的基础上将来华犹太难民的历史做一个比较系统的梳理和考察。二是理论篇“理论视阈中的来华犹太难民和中犹关系”,主要从理论视阈对来华犹太难民和中犹关系进行深入研究,三是模式篇“犹太人避难史上的‘中国模式’”,着重对纳粹大屠杀期间犹太人来华避难的一些主要特点进行深入研究,并将来华犹太难民与犹太人避难世界其他地方的经历进行比较研究,提出了纳粹大屠杀期间犹太人避难史上的“中国模式”的概念,并分析了该模式的五大特点。



本书主编潘光(右)向上海图书馆赠书


犹太难民来华这段历史,是我国在二战中的一段国际佳话。在战火纷飞的岁月,中国,尤其是上海,成为了惨遭纳粹迫害的犹太难民的避难地。为传播好这段历史,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于2014年介入项目成果出版工作,策划“犹太难民与中国”出版工程,迄今为止已经出版了3期15种图书。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社长、总编辑刘佩英致辞


首期“犹太难民与上海”7卷本,出版于2015年。此后,继续出版了“犹太难民与上海”英汉对照、德汉对照、希伯来语汉语对照版,《来华犹太难民资料档案精编》4卷本。《来华犹太难民研究(1933—1945):史述、理论、模式》的出版是该项目的最终成果,该书今年入选了2017年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英文版版权已输出至施普林格出版集团。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来华犹太难民研究》最终成果
犹太难民与中国出版工程



《来华犹太难民研究(1933—1945):史述、理论与模式》

Jewish Refugees in China?(1933-1945):History, Perspective and “Chinese Model”


潘光  主编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