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在今年陆续公布的“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和2011年“十二五”国家重点出版规划400种精品项目中,专业部委社、专业大学社和地方科技社的身影可以说是随处可见。为何平常看似平静如水甚至不那么起眼的专业出版社,尤其是不如中字头、国字号出版社占有绝对资源优势的地方科技社和地方大学社,此次会有如此突出的表现?
除科学出版社以25个项目入围稳居全国科技出版单位之首,地方科技社和地方大学社此次的入选项目数也普遍位居当地出版界甚至全国出版社前列。业内人士认为,这说明专业出版社正逐渐成为国家级重点出版项目的主力阵营。比如,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分别以19种、13种“十二五”重点图书项目在全国出版社名列前茅;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在“十二五”国家重点出版规划400种精品项目有8种入选,在40多家上海出版社中名列首位,在全国100多家大学社中进入前三甲;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和东南大学出版社均有9个项目,选题入选品种数量在江苏出版社中名列前茅;在湖南,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的入选项目最多,有13种,其次为中南大学出版社12种;而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也有10个项目被列入,在浙江各家出版社中位居第一。
行业优势突显专业价值
“科技类出版社自身的定位就是要追踪科技前沿、带动科技发展,而且不少中央部委社大都在自身行业具有领先优势,就像科学社也是以‘传播科学,创造未来’为宗旨,以策划重大项目带动科技发展为已任。”科学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编李锋向记者介绍,该社此次入选的25个项目,当中既有编辑的努力、专家的支持,但不少项目本身也是自然科学的重大创新,当中不乏973项目、863项目的科研成果。他认为,包括中央部委社、地方科技社和专业大学社在内的专业社此次能够占据主力阵营,主要原因还是跟自身定位有关,本身的责任使然。
上海科技社总编办主任王辉也向记者表示,专业社之所以能够在此次“十二五”国家重点规划项目申报中脱颖而出,一是由于政府文化产业包括图书出版方面的支持力度加大,如设立国家出版基金等,使各专业社在本专业出版方向的积极性大为增强,二是资源和作者长期的积累成为专业社做大做强的优势。该社此次共19项74种图书入选“十二五”国家重点出版规划项目,就是根据国家产业发展方向和科技发展的前沿,以及具有文化积累意义的方向来策划和申报的,今后还将根据国家“十二五”重点发展行业和项目来对接找项目。
湖南科技社总编室主任林澧波介绍,“我社‘十二五’规划项目大多是与我社医学和科普品牌以及工农业专业优势相关的专业类出版物。一是反映自然科学领域一流研究成果的出版项目;二是工程技术领域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创新成果的出版项目;三是反映科技史方面的重要著作。”
值得一提的是,不少专业社入选项目都具有学术水平高、原创项目多、作者权威等特点。比如东南大学社此次共有8个图书项目79种图书、1个音像项目入选。该社社长江建中透露,这批项目是出版社精心组织多位院士和权威专家学者,在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科技项目支撑的基础上倾力打造的。
项目管理带来保障机制
当然,专业社大批项目入选“十二五”国家重点出版规划项目,既与他们走专业出版之路的办社方向和发展理念分不开,也与他们平时就重视重点出版项目建设有直接联系。
江苏科技社副总编杜辛专门撰文分析了该社“十二五”国家重点出版规划项目的申报和入选经验及做法。该社“十二五”国家出版规划项目首批就人选9种,比“十一五”期间增长了150%。当中既有吃透国家文化产业引导政策的因素,比如密切关注国家重大科研机构的科研成果及最新进展,但更重要的是“我们是一家地方科技出版社,但在争取‘十二五’国家重点项目方面,要把自己摆到国家队、主力军、主阵地的位置。”为此,该社为国家项目的立项和出版出台了一系列规定,从制度上为项目申报和今后的重点出版提供充分的资本、人力、质量保障。而且,早在2008年底承担的6项国家“十一五”项目接近完成时,社里就启动了“十二五”国家重点项目的调研和策划工作。社领导亲自带队,到中科院、农科院和国家级科研院所登门拜访,到国家大型工程项目工地走访,及时掌握40多项国家相关学科领域的最新成果和发展的信息,并从中进一步梳理、细化,有目标的与这些项目的首席专家一一沟通。
浙江科技社总编辑沈振杰表示,该社10种图书被入选,一方面体现了编辑们的辛勤努力以及出版社的专业优势和特长,另一方面也体现了该社近几年不断推进机制改革所带来的效应。这主要有以设立若干策划部门为特征的组织结构的改造,以《关于支持科技重点图书出版的办法》等规定构成的该社重点科技专著出版的保障机制,以及向重点图书编辑倾斜的考核分配机制。
为了更好的监督和完成重大出版项目,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还出台了《重点出版项目管理办法(试行)》,从重点项目立项、遴选项目立项办法、项目团队构成、项目运行和监督、项目评估、岗位津贴、特殊问题解决办法等方面进行了较全面的规定。该社社长韩建民甚至要求,该社员工应做到从个人做书到团队协作的转变,从纸书到项目的转变,从学者和专家的身后走到身前的角色转变,充分发挥出版社综合优势、品牌优势和平台优势,以重点项目支撑出版社的发展。“今后,在我社专业规模化的前进道路上,必然是以出版社每个编辑和事业部作为重大项目的孵化器,以重大项目带动发展,依托交大的品牌和学科优势逐步跟进。”
来源:《中国图书商报》2011年11月15日
记者:蓝有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