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发布时间:2014年08月14日 
缺精品、渠道少、影响弱?——学术出版“走出去” 核心力量......

 

2014年08月14日    稿件来源:解放日报  

本报记者 李君娜

 

  解放日报:http://newspaper.jfdaily.com/jfrb/html/2014-08/14/content_4888.htm

  上海书展开幕首日,由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市新闻出版局、上海交通大学主办的第二届中国学术出版“走出去”高端论坛在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举行。众多业内专家学者济济一堂,围绕当下中国学术出版“走出去”的机遇、挑战和路径等,共同为中国学术出版“走出去”把脉。

  机遇:中国科研产出数量空前

  国家支持学术研究的各种基金近年来井喷式增长。中国出版协会常务副理事长邬书林列举了一串数据,“中宣部每年拨14亿元,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每年有5亿元,经典出版工程每年获得8000万元资助,国家自然基金更是有着数百亿元的投入。这些资金为中国做好学术出版打下了坚实基础。”

  学术研究的人才储备盛况空前。邬书林说:“根据科技部最新的统计资料,我国有350万研究人员从事研发,高校科学和社会研究学科有58万研究人员。从每年发表论文的数量来看,中国已是世界上第二大论文国。这些都是一笔巨大的社会资源。”美国麦克米伦出版集团科学(大中华区)及教育(亚洲区)董事总经理刘臖同样用数据说话:“中国在科学研究成果上的数量增长非常快。2013年中国在自然系列期刊发表的论文首次超过日本。我们预计10年后中国科研的产出数量上面会超过美国,成为第一大国。”这些都为学术出版带来了巨大机遇。

  挑战:走出去遭遇“拦路虎”

  学术出版是国家创新能力的体现,中国需要“走出去”与国际同行同场竞技。但,“走出去”的拦路虎依然不少。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原院长郝振省认为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学术成果评价机制弱,学术著作评价缺乏科学依据和标准; 学术出版缺乏出版规范标准,出版体制不统一;学术出版机构重经济效益、轻学术效益,很难形成良好的商业模式;学术传播水平不高,低水平重复。这些都或多或少影响了中国学术出版的国际影响力。市新闻出版局局长徐炯直言,包括学术、语言、翻译、商业模式、数字出版等在内的挑战交织在一起,大大增加了学术出版“走出去”的难度。

  郝振省认为,应建立国家级学术成果评价体系、学术著作出版规范标准等,运用数字出版新技术,实现学术成果低成本、高效率“走出去”。

  路径:核心竞争力仍是原创

  模式探索为的是让“走出去”的道路一马平川,但学术出版“走出去”的核心竞争力仍是原创。

  教育部社会科学司副司长徐艳国表示:“学术出版走出去,首先要有学术精品。就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而言,要通过研究和凝炼,打造一批让世界都能听得懂的话语体系。与此同时,渠道建设同样不可或缺。现在大多数高校出版社在走出去方面在单兵作战,局限于小渠道小范围的探索。要突破这一局面,无外乎是两大路径:一是和国外知名出版机构合作; 二是构建自己的渠道。”令业界欣慰的是,包括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在内的不少高校出版社已在和许多国外出版机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