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发布时间:2014年12月19日 
【报道综述】秋收中的交大出版——媒体记者关注与采访我社报道综述

  “一年好景君须知,最是橙黄橘绿时。”回顾我社今年的发展历程,令人欣喜:今年年初,正值寒冬之际、迎春之时,笔者写了一篇文章:《冬天里的一把火——我社新书近期火热蔓延全国图书市场》(见沪交出简(2014)第 14 号),揭示我社年初开局的火热场面;今年春天,4月23日世界阅读日来到之际,又传来喜讯:《春天里的交大书香——我社参加首届中国读友读品节传喜讯 》(见沪交出简(2014)第 26号),展现我社生气勃勃的发展态势;今年盛夏,以“文耀贵州,书博天下”为主题的第二十四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于8月1日至4日在贵州省贵阳市举办;紧接着,以“我爱读书,我爱生活”为主题的2014上海书展暨“书香中国”上海周于8月13日至19日在上海展览中心举行,我社均有上乘表现,《夏日里交大书香飘溢——上海交大社20余项活动亮相全国两大书展》(见沪交出简(2014)第 41 号),就展示“我社精心打造近百平米展位,携近2000种图书参展,图书码洋约50万元,新书品种500余种,各类读书活动30余场”的场面,为今夏书展增添光彩,为广大读者奉献一场夏日阅读盛宴。
  “又到秋天丰收季,交大出版结硕果。” 一年来,我社在书业界和读者中格外引人注目,我社出版的新书、举办的活动,喜讯连连;我社在媒体记者中,亮点、看点频频。在这秋收的日子里,历数媒体记者关注与采访我社的报道,更使我们格外兴奋。今年以来,我们收集到全国53家媒体对我社的新闻报道、书讯书评、销售榜单、广告传播等讯息,总篇数达582篇(统计数据日期为:2014年1月1日至11月28日),经整理,我们摘要近期发表在媒体中的各种新闻报道、采访札记、论坛论文、书评书摘、广告和榜单(见附件1),看一下,从中分享秋收中的交大出版成果的喜悦吧!


  ●新闻报道
  
  今年以来,媒体对我社的改革发展、出版态势、版权贸易、新书发布等进行了连篇累续的宣传报道,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4年11月28日,全国各家报刊杂志对有关我社的新闻报道达216篇,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我社在国内外举办的新书发布会、座谈会、研讨会的报道;二是对我社参与国内外重要活动信息的报道;三是对我社出版人或作品获奖的报道。以下就入秋以来,《平易近人——习近平的语言力量》首发暨座谈会、 “东京审判:被忘却的纽伦堡”国际研讨会、博物学文化类丛书讲座三项活动,韩建民董事长兼社长荣膺韬奋出版奖,以及我社获古籍优秀图书奖,列举媒体记者对我社的宣传报道成果。
  (一)
  《文汇报》2014年11月20日头版发表记者邵岭的《平易近人——习近平的语言力量》一文,揭开了我社新书《平易近人——习近平的语言力量》宣传报道之序幕。该文摘要如下:记者昨天获悉,《平易近人——习近平的语言力量》已正式出版。该书由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是上海组织策划的一本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通俗理论读本。书名是该书一大亮点,“平易近人”四个字,是对习近平语言风格的总结。这部书的出版可以用精益求精来形容。与此同时,该书精彩内容选登《“接地气”与“充充电”》《鉴得失,知兴替》《累并快乐着》在当天《文汇报》第9版上。
  东方网记者蒋泽2014年11月24日报道:今天下午,由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上海交通大学主办的《平易近人——习近平的语言力量》新书发布暨出版座谈会在上海友谊会堂举行。本书主编、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陈锡喜表示,这本书获得领导专家的关注以及读者的好评,最根本因素还是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思路和魄力得到广大干部群众的认同,以及语言风格对读者有感染力。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常务副院长冯俊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语言力量来源于密切联系人民群众,来源于读书学习,来源于信念,来源于实事求是,来源于情感(注:冯俊还在《人民日报》11月26日发表专稿:“语言的力量从哪里来”)。读者代表、普陀区曹杨新村街道办事处主任潘旭山表示,阅读这本书,不但扩展了研读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的新视角,还学会如何利用群众语言做基层工作,并且增加了读书学习的新动力。
  座谈会上,主办方向中国浦东干部学院、上海图书馆、复旦大学图书馆、上海新华传媒连锁有限公司等单位赠送了图书。
  座谈会结束后当天,上海电视台、东方卫视及各大网站迅速发布会议消息,连续几天全国主流媒体都做了新闻报道(见附件2)。
  2014年11月25日,上海各大媒体在头版或显著版面报道11月24日下午《平易近人——习近平的语言力量》新书发布暨出版座谈会消息。例如,《解放日报》在头版报道指出,《平易近人——习近平的语言力量》为学总书记讲话添通俗理论读本,是上海宣传文化战线学习研究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最新成果。《解放日报》还用整版篇幅,以“感受娓娓道来中的力与美”为题,刊登《平易近人——习近平的语言力量》精彩内容。
  《光明日报》2014年11月25日刊登记者曹继军、颜维琦“《平易近人——习近平的语言力量》出版”一文,写道:本书主编陈锡喜说,在阐发时力求做到通俗易懂,同时张扬思想性,着力挖掘词条背后蕴含的智能、语言背后的“中国力量”,以及渗透其中的治国理政的“战略思维”、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基因的传承,和直面问题和困难的勇气。韩建民社长介绍,该书校样达12次之多。他透露,该书英文版出版工作也已启动。
  (二)
  由于今夏在我社举办了第二届中国学术图书“走出去”高端论坛,我社学术图书“走出去”的品牌,已名扬海内外,进入金秋十月,又有新亮点出现:
  《人民日报》2014年10月9日发表记者管克江、黄发红的《“东京审判:被忘却的纽伦堡”国际研讨会在法兰克福书展成功举行  侵略历史不容否认和歪》一文,对我社的新书《纽伦堡和东京审判之后》予以支持与宣传,指出“人们有必要对东京审判进行深入研究,保存历史真相,牢记历史教训,防止悲剧重演”。
  《光明日报》2014年10月10日发表记者柴野的《“东京审判不能被忘却”——记法兰克福书展国际研讨会》一文,对我社的《纽伦堡和东京审判之后》一书进行专题报道,特别报道《纽伦堡和东京审判之后》的作者——德国史学家曼弗莱德·基特尔教授的发言。曼弗莱德·基特尔对战后日本和联邦德国认罪、赔偿的过程进行了犀利的剖析。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2014年10月21日刊载《上海交通大学社“东京审判:被忘却的纽伦堡”国际研讨会在法兰克福书展成功举行》的报道更为详尽:为纪念第一次世界大战100周年、第二次世界大战69周年,10月8日下午,“东京审判:被忘却的纽伦堡”国际研讨会作为中国展团最重要的活动之一在法兰克福书展隆重举办。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出版管理司司长张福海出席研讨会并讲话。《纽伦堡和东京审判之后》德文版作者、德国逃亡-驱逐-和解基金会主任曼弗莱德·基特尔,中文版译者吕澍发表演讲。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社长韩建民、德国德古意特出版社总裁冯守望致辞。本次研讨会由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环球新闻出版发展有限公司和徳古意特出版社共同承办。
  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凤凰卫视、中国出版传媒商报、华商报等20余家重要媒体到场对本次研讨会进行了深入的报道,并在研讨会结束后对韩建民社长、基特尔教授分别进行了专访。
  (三)
  我社新书在第27届大学社图书订货会上亮相,受到读者追捧与媒体的关注。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11月7日第二版刊登《上海交大社重磅推出三大丛书》一文,这样写道:第27届大学社图书订货会期间,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重磅推出三套重量级的丛书——“博物学文化丛书”、“世界著名博物馆之旅系列”和“万物简史译丛”,三套丛书从不同角度展现了人类博物文化。活动现场,北京大学教授刘华杰作主题讲座,与读者分享个人博物体验及博学研究的成果。
  《出版商务周报》11月9日第16版刊登《交大社三大丛书亮相大学社订货会》一文,记者盛娟报道:北京大学教授刘华杰就这三套丛书的相关内容做了题为“感受万物之美  中兴博物文化”主题讲座,与读者一起分享他个人博物体验,以及博学研究的成果,更强调博物与我们每一个人的关系。他认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认识的改变,博物学的春天已越来越近。
  (四)
  我社韩建民社长荣膺韬奋出版奖,这是我社的一大喜事,是全社共同的荣耀。
  《上海交大报》2014年10月31日刊登《上海交大出版社韩建民荣膺韬奋出版奖》一文:10月30日,第十二届韬奋出版奖评选近日在京揭晓,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社长韩建民等20位优秀出版工作者荣获本届韬奋出版奖。韬奋出版奖是我国出版行业个人的最高荣誉奖项,于1987年开始设立,每三年评选一次,至今共有168人获奖。
  《文汇读书周报》2014年11月7日第二版刊登《孜孜追求的出版人——第十二届韬奋出版奖获得者韩建民侧记》一文,也对上海交大出版社韩建民荣膺韬奋出版奖给以宣传报道。
  《中国新闻出版报》2014年10月31日发表记者尹琨采访稿:《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社长韩建民:持之以恒才能成就“传奇”》,写道:从河北、北京,到上海;从物理专业学士、近代史专业硕士,到科学史专业博士;从大学教师、编辑,到出版社社长……第十二届韬奋出版奖获奖者、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社长韩建民的经历可谓“传奇”。“传奇”经历的背后是韩建民对出版事业的热忱与坚持。韩建民说:“做出版不能简单以经济效益来衡量,要有持之以恒的追求,只有真正理解‘传承文明、教化社会’的出版定位,才能做出具有更深层次的作品,才能对韬奋精神有更深刻的领悟。”作为推动中国学术出版走出去的重要人物,韩建民还提出了“出版社要做大学学术文化走向世界的摆渡者”的重要观点。出版永无止境,刚刚获奖的韩建民又开始琢磨社里新的发展目标,谋划新五年发展战略……“掌门人”韩建民还将带领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缔造更多“传奇”。
  (五)
  从年初我社捧回“中国出版政府奖先进出版单位奖”起,我社获奖喜讯接连不断,最近又有传来佳音:《中国新闻出版报》11月18日记者金鑫报道,“近日,第十七届华东地区古籍优秀图书奖在上海揭晓,88种2013年度古籍图书获奖”。其中,我社送评3种图书全部获奖:《天学初函》获一等奖,《朱载堉集》《四库文丛(第一卷》获二等奖。《天学初函》《朱载堉集》是国家古籍整理出版基金资助项目,也是本次评奖图书中较少的科技古籍品种。我社古籍出版重点突出科技领域已获同行认可和好评。张天蔚总编辑和古籍文献事业部主任冯勤参加了评奖会,并应邀在会上介绍了我社近年古籍出版状况和规划。
  
  ●采访札记
  
  近年来,我社发展势头强劲,引起业界与媒体关注,媒体记者经常对我社领导与编辑进行采访。这里,着重采集两篇近期的媒体记者对韩建民社长的采访札记,从中可看到我社近来改革发展所取得的丰硕成果: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2014年10月28日发表的《五大领域孕育利润增长点--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社长韩建民》一文指出:今年1月4日,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荣获中国出版政府奖先进出版单位奖,是出版社30年改革发展历程中的重要里程碑。
  近年来,上海交大社坚持“专业规模化、产品经营化、业态数字化、平台国际化”理念,相继策划出版“大飞机出版工程”、《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庭审记录》等重要出版工程,2010~2012年共输出版权131项,尤其是中国优秀学者的前沿学术专著占2/3,20多个项目得到“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支持,成为中国学术出版“走出去”的一支引领力量。近3年来,“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入选9项,在全国大学社中排名第二。“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入选26项(含近200种图书),在大学社中位列前5名。100余种原创高水平学术著作获得国家和上海科技出版基金支持。《超声速飞机空气动力学和飞行力学》获第二届中国出版政府奖提名奖,《走进殿堂的中国古代科技史》获第三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钱学森文集(1938~1956海外学术文献)》获第四届中华优秀出版物提名奖、上海图书奖特等奖,“大飞机出版工程”获上海图书奖一等奖。上海交大社已成为全国经营规模发展最快的出版社之一,取得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丰收。
  《出版商务周报》2014年10月26日刊登的《上海交大社多元经营开拓利润增长点》一文,由记者吕梦琦采写韩建民社长,写道:2009年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成功完成转企改制后,设立董事会和监事会,法人治理结构进一步规范,被教育部有关领导誉为“转制最到位的大学出版社之一”。如今,上海交大社已成为全国经营规模发展最快的出版社之一。 近年来,坚定市场化取向是上海交大社工作的主线之一,取得了显着成效,从编辑室改组为事业部,到营销中心注册为独立子公司,在教材、人文社科、外语、基础教育、古籍、市场图书领域展开竞争,赢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口碑。
  
  ● 论坛论文
  
  论坛论文,是业内媒体聚焦与追踪的目标。请看以下几篇报道与文章(见附件3)。
  《中国新闻出版报》2014年11月17日发表记者刘蓓蓓的专稿:《大学出版人如何走好三化》,对第27届大学社图书订货会期间举办的“出版论坛”给以报道。其中,“谈合作:优势互补获双赢”一节,特别谈到我社的经验,写道:提及上海交大社的国际合作项目,业内人脱口而出的就是“大飞机出版工程”。该套丛书被业内誉为“出版为国家社会科技发展服务的典范”,连续两期获得国家出版基金支持。“大飞机出版工程”已经与爱思唯尔签署了版权输出协议,这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以往我国单方面从欧美发达国家引进翻译出版大飞机专业图书的历史。对于大学出版社国际化建设,上海交大社社长韩建民认为,在版权输出上,要主动策划外向型精品图书,选择国际顶尖出版机构,开展战略合作。在活动走出去上,上海交大社更多是利用国际书展和中国主宾国等平台,举办重点活动,扩大走出去的影响力。从2012年开始,上海交大社在法兰克福国际书展科技馆首次开设独立展台,韩建民说效果非常好,与不少顶级出版商达成了合作协议。韩建民希望,未来,国际化建设能够成为大学社经济效益的支柱之一,能打造自己的品牌和渠道,能够拥有国际化作者群。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2014年11月7日刊登记者刘海颖的《大学社在融合中走向发展新高》一文,在对“大学出版论坛”的报道中,两次提及我社领导的演讲:一是“在论坛演讲中……大学社也在积极通过合作开发国际市场。对于大学社国际化建设的意义,韩建民社长从三个方面加以解释:确立在母体大学地位的特殊路径、增强自身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提升经济效益的新增长点。在实施上,他首先强调,要主动策划外向型精品图书,选择国际顶尖出版机构,开展战略合作。近年来,该社与爱思唯尔出版集团、施普林格出版集团、剑桥大学出版社等国际尖端出版机构达成合作,极大提升了该社‘走出去’工作。”二是“上海交大社副总编辑刘佩英讲到的爱思唯尔的相关做法让业者颇受启发。以选题论证阶段的同行评议为例,相关制度非常严格,周期长达4~6个月,每本书遴选3~5位全球学者做同行评议,评议者会填写包括图书内容、学术价值、读者和市场定位等各种细节问题的问卷。”
  《新华书目报》2014年11月6日第二版刊登记者陈雪《大学出版论坛聚焦改革、合作与发展》一文:本届论坛的主题为“改革·合作·发展——教育出版的新态势与新对策”。在论坛上,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社长韩建民围绕“大学出版社国际化合作探索”展开探讨。他认为,出版社的国际化是确立于母体大学地位的特殊路径,是增强出版社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是提升经济效益的新经济增长点。大学社可以通过版权输出、活动走出去、人才走出去、经营走出去等多种形式来加强国际化建设。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2014年10月27日报道,由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举办的2014年大学出版社“编辑与出版论坛”论文评选结果产生,我社喜获“2014年中国大学出版社编辑论文大赛优秀组织奖”,同时,刘佩英、杨帆的《学术图书在大学出版社的功能新定位》获一等奖,陈杉杉的《学术出版”走出去”的目标及路径》获二等奖,吴咏蓓、王华祖的《大数据背景下图书策划的机遇与挑战》获三等奖。
  《出版广角》2014年17期同时刊发两篇论文,一篇是我社编辑王华祖、吴咏蓓、宗德宝《数字出版的趋势发展及在中小型出版社的应用初探》一文。该文分析了目前国内数字出版的现状和趋势,同时结合中小型出版社的实际,对这类出版企业如何参与以及从事数字出版的风险、机遇与方法进行了讨论,以求探索一条合适的数字出版道路。另一篇是我社编辑李旦、吕雪源《浅析国际学术出版巨头的运作对于中国学术出版的启示》。指出,学术出版在全球出版市场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国际学术出版巨头的高利润和高附加值一度让其它出版商望尘莫及,然而与学术出版在国际市场上分外闪亮的表现不同,中国的学术出版市场虽然近年来有很大的起色,但是国内的学术出版社仍需要在不断改革中摸索自己的发展之路。
  《教育与出版》2014年第9期刊登我社编辑张雯婷、张善涛的论文《基于平衡计分卡理论的绩效考核——以J出版社为例》。该文运用当今世界最前列的战略管理工具——平衡计分卡理论,结合我社的工作实际,设计了一套绩效考核体系,激励内部人员以确保转企后的出版社能在竞争日益白热化的图书市场中生存与发展下来,完成“传播先进思想”的光荣使命。
  
  ●书评书摘
  
  近年以来,我社的新书通过编辑荐书、精品书摘、好书先读、微信传发等形式对外发布,赢得了品牌,促进了销售。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4年11月28日,全国各家报刊杂志刊发我社新书的推介文章有140篇,主要集中在《中华读书报》《中国科学报》《文汇读书周报》《新华书目报》《新华书摘报》等上发表(见附件4)。这里摘录几段编辑荐书:
  《中国科学报》 2014年11月7日读书版刊载记者王俊宁的采访报道:《一事一物总关情》;《中国科学报》又在 2014年11月21日读书版刊载记者温新红的采访报道:《追踪名人的足迹——访作家叶永烈》。这两篇采访稿分别对我社新书作了较为详尽的采访报道。这两篇如其说是采访报道,还不如说是两篇精彩的书评。(限于篇幅,请见附件6)
  《中华读书报》2014年8月27日刊登李旦《让世界听到中国关于东京审判的声音》一文,较为详尽地叙述《东京审判文集》的编辑出版与版权输出经历与重大意义,指出《东京审判文集》是国内第一本反映中国学者对东京审判的回忆以及学术研究观点的图书,书中分别从法学、历史学的角度分析东京审判对战争犯罪和国际刑事法的影响,辨析东京审判的正义性及其历史意义与现实意义,其价值不可谓不大。
   《中国科学报》2014年10月24日书评版刊登我社编辑张荷纳的书评《尽情想象罗马》,对我社的《世界著名博物馆之旅系列:在大英博物馆读古罗马》书作了推介,通过罗马风风雨雨的百年历史被浓缩成的这本通俗易懂的小书,激发读者对过去几个世纪以及罗马文化的尽情想象。
  
  ●广告与榜单
  
  为了宣传我社出版方针和新书品牌,树立良好的社会声誉,我们一如既往做好广告宣传工作,做到月月有广告,天天发微信。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4年11月28日,今年以来,我们在全国各家报刊杂志刊发我社的广告有48篇,主要刊发在《中国新闻出版报》《中国出版传媒商报》《文汇读书周报》《出版商务周报》上。
  今年以来,我们共收集到图书评奖、图书销售、市场竞争力等各类榜单就有136份,主要集中在《中国出版传媒商报》上,通过这些排在前列的榜单,既能使我们了解到我社的文化软实力和市场竞争力,也更能激发起我们的信心与力量。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当我们品尝了秋收的硕果后,精神为之一振,“酣高楼”的豪情油然而生;展望未来,我们要把秋收喜悦激发的昂扬热情,化作前进的动力,长风万里展雄姿,更上一层创辉煌。

                          (拟稿:侯俊华)
                        2014年11月30日

 

 

 附件1 
  10家媒体刊发我社各类文稿及榜单表(按发表篇数排序)
       (统计数据日期为:2014年1月1日至11月28日)
                                (单位:篇)

附件2  《平易近人》媒体报道汇总表(选10种)


  附件3    10篇我社编辑代表性论文(按发表时间排序)
       (统计数据日期为:2014年1月1日至11月28日)

附件4       10篇重要书评表(按发表时间排序)
(统计数据日期为:2014年1月1日至11月28日)


附件5        10篇重要书摘表(按发表时间排序) 
(统计数据日期为:2014年1月1日至11月28日)

 

附件6  《中国科学报》的两篇书评报道
  ■《一事一物总关情》
  (中国科学报·2014年11月7日,记者王俊宁)
  近日,由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万物简史译丛”陆续在国内上市。该译丛翻译自日本最畅销的“万物读史丛书”,该丛书在日本自1991年出版至今已有超过150本,曾获日本梓会出版文化最高奖。此次“万物简史译丛”,首先引进了其中6本,包括《枕》《桥》《箱》《瓦》《锯》和《餐具》。
  源自邂逅
  丛书策划人赵斌玮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万物简史译丛”从策划到出版,有整整两年时间。 2012年亚洲规模最大的图书博览会—东京国际书展期间,赵斌玮邂逅了前来参展的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书展上,赵斌玮与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一行偶然发现了一套非常震撼的系列书,整个书架上共陈列了该系列150多本图书。在询问了解后才知道,这些书是日本最畅销的“万物读史丛书”。“翻开书,里面大量的实例配以一幅幅精美的插图,不禁让人感叹。试读了一小会,在一个个妙趣横生的故事中品味万物与人类文化的微妙关系,让我们爱不释手。”
  2012年底赵斌玮回到国内。回国前他便开始着手该丛书的版权交涉,回国后赵斌玮成为上海交大出版社的一员,首先将该丛书列入出版计划。
  由于此系列书的翻译需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背景和专业日语水平,赵斌玮和他的同事找到东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王升远为该译书主编,并组织了翻译团队。
  博物学意味
  “万物简史译丛”第一批精选了6本,每一本都配以大量精美插图,为读者饶有兴趣地诠释了万物的历史。
  在赵斌玮看来,从这套丛书中便可以看到日本人做学问的精细、认真。“就拿矢野宪一的《枕》来说,小小枕头,方寸之间,伴随着我们历经无数春秋。本书以幽默风趣的笔触,以春、夏、秋、冬四季为主线,结合考古学、文学、社会学等学科知识,以独特的视角详尽地阐述了枕头的文化史。作者摒弃了以往此类书籍枯燥乏味的叙事手法,加入了与枕头有关的民俗、民间传说以及大量的插图,内容贴近生活,使全书通俗易懂,趣味性十足。”森郁夫的《瓦》会让人们了解日本建筑为何对瓦情有独钟,并了解其中蕴含的时代背景与文化因缘;宫内悊的《箱》从使用方法、民族技术、文化交流等几个方面,列举大量实例,并配以多幅精美图片,为人们展示了一个神秘而又多姿多彩的“箱”的世界;小山田了三的《桥》以人们生活中耳熟能详的现代桥梁为例,解读了寄托在桥上的古人的思想,并追溯了桥所展示的传统技术的发展;而山内昶的《餐具》,以世界各地的用餐礼仪为切入点,用了大量的研究成果以及历史资料,细致而生动风趣地阐述了世界各地餐具的产生及其演变的过程,让人们回到古代,漫步在时空隧道里,身临其境地感受世界各地餐具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经历了怎样的变迁。
  “总之,这是一套颇有博物学意味的丛书,探寻身边再熟悉不过的事物,穷根究底,层层解析,并从中获得乐趣。在溯源历史的同时,亲近身边一事一物,一池清辉更沁人心脾。”赵斌玮总结说。
  “小”与“细”
  在2012年东京国际书展上,看到这套丛书后,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社长韩建民就提议国内需要这样的“博物学”图书,可以让读者从书中寻找万物的历史韵味与中日间的历史渊源。
  在东京从事新闻媒体工作、致力于日本哲学和文化研究的姜建强是“万物简史译丛”的最早读者之一,他认为,“物的历史,也就是人间的历史,文化的历史,风俗的历史,思考变化的历史。”
  在姜建强看来,物与人,人与物,在文化发生学上究竟是个怎样的过程?在物品史上又是个怎样的泛逻辑化过程?从物的使用,看出人的进步;从人的进步,看出物的改进。是人适应了物还是物适应了人?物的更加实用化、美观化和心向化,对人来说是一个福音还是一个灾难?“这些问题或许都能在‘万物简史译丛’中找到答案。”
  “万物简史译丛”的主题语是“亲近万物,溯源历史”。亲近万物,是因为人的生长离不开万物。溯源历史,是因为万物中自有历史的意味。
  “通过琐碎细致与深入的研究,将凡属人类生活中出现过的东西,都还原成文字的观念性的记述,这是日本人的特长与硬功夫,也是日本人的耐心。”姜建强认为,“可能从市场效应来看,这种历史与文化的探寻之书籍很难畅销,但从文化研究来看,这套丛书将为中国的日本学研究留下一份宝贵资料,也为中国学者的文化史研究提供一种‘小’与‘细’的全景图式。”

■ 追踪名人的足迹——访作家叶永烈
  (《中国科学报》2014年11月21日,记者温新红)
  叶永烈最早关注到名人故居是写《解读傅雷一家》一书时,为了寻找傅雷自杀的现场,去了他在上海江苏路的故居。叶永烈说“看了后非常震撼”,那是1986年。之后,名人故居就进入到叶永烈的视线。
  叶永烈曾8次到台湾,遍访台湾的名人故居,写成了《叩开台湾名人之门》一书。他笔下所写的大都是1949年到台湾的名人,虽然为国内读者所熟知,却往往不了解他们在台湾最后的日子。
  《中国科学报》:你很早就开始寻访名人故居,你关注的是什么?
  叶永烈:我会追踪一个名人在不同地方的故居。
  比如梁实秋故居,我最早是到北京寻找他的故居,当时没有挂牌子,还是一个大杂院,住着很多人。他出生在这儿,也是童年生活的地方。
  在青岛大学找到了他当教授住的故居,去了抗战时他在重庆北碚的“雅舍”,他在台湾的故居,我去了三次,2007年第一次去的时候故居还非常破旧,房子几乎塌了,废墟一样,除了他写的那棵面包树还立在那里。从北京到青岛到重庆再到台北,走过他人生的足迹,我对他的理解更加深刻了。
  《中国科学报》:是否也能从中看到一些人的命运?
  叶永烈:是的。像阎锡山在台湾的故居特别难找,在阳明山很偏僻的角落。那天我运气不错,拦到一辆出租车才几番周折找到。
  阎锡山的故居很有意思,外面是方的,里面盖成窑洞的样子。其实他曾在台北市中心有一套很好的房子,因为不想引人注目,干脆搬到这样一个角落。当时没有水没有电。蒋介石到这里看过他,因为车子不通,他还走了一段,看阎锡山在种菜,从此就放心了。
  要知道阎锡山从1911年到1949年一直统治山西,是名符其实的“山西王”。他在山西的故居号称民国山西第一宅院,可他在台湾却是这个样子。
  《中国科学报》:《叩开台湾名人之门》中你写的多是1949年从大陆去台湾的名人,他们在台湾的故居有什么有意思之处?
  叶永烈:能发现许多有意思的细节。
  蒋介石非常会选地点,像住了多年的士林官邸、阳明山上的阳明书屋、日月潭的涵碧楼等,都是风景好的地方,可以看出他是一个会享受的人。蒋经国不一样,他在台北的故居非常简单,屋内陈设也很简朴,而且他没有像蒋介石那样到处建别墅。因此,尽管是父子,可两人性格完全不一样。
  与其它名人最不一样的是张大千,他很会享受生活。张大千在巴西等地侨居后回到台湾,就自己出钱建房子,选了最好的地方——台北故宫旁边,自己设计,建造得像苏州园林,非常漂亮。他是美食家,家里有很大的厨房,有自己的菜单,在家宴请朋友。张大千去世后就葬在故居的后花园。
  《中国科学报》:追踪这些历史名人的足迹很有意思,从中可以看到什么?
  叶永烈:我认为有双重的含义,一个是历史的,一个是文化的。
  从张学良迁移的路线可以看到历史的一些细节,我注意到1946年蒋介石用专机将张学良送到台湾,可见蒋介石当时已经把台湾当作最后的落脚点。
  故居不只是幢房子,其实透露出很浓厚的文化气息。像梁实秋,是在北京的文化熏陶下成长的,尽管迁移到台湾,也念念不忘要回到北京喝豆汁儿、看京剧等。从中会看到形成这样一个作家的过程,可以追踪他文化的根。
  《中国科学报》:你走访了许多中外的名人故居,其它地区和国家是不是保护得很好?
  叶永烈:也不尽然。龙应台当台北市文化局长时,很重视名人故居。有一次房产商要拆严家淦——蒋介石去世后任台湾最高领导人的故居,正要拆时,龙应台赶去,现场开会,立刻就挂了牌子,其故居成为历史保护单位。
  2007年我亲眼看到梁实秋故居的破落,2011年开始修复,修复之后我应邀出席了开幕式,现在成为台北的旅游景点。
  所以说,是需要有意识地保护,故居拆后就再没有了。
  俄罗斯的做法比较好,名人故居的外墙上有大理石浮雕嵌在上面,标明这套房子某人住过,很特别也很显眼。因为公寓还住着人,不能让楼都空着。
  《中国科学报》:名人故居的保护在国内是一个问题,你认为应该如何保护?
  叶永烈:名人故居一方面是城市文化、历史的标志,也是这个城市的名片。所以首先要重视名人故居的保护。但要很好地保护不容易,成本比较高,不像名人书信在博物馆里搞个展览就可以了,这些房子多半在城市中心,有些还住着人,房屋的维修不容易。
  怎么发挥故居的作用,也是一个问题。最简单的就是展览和讲解,因此需要建立一个相应的机构。
  另外,我认为应该有一个专门的独立机构,对名人故居作一个鉴定,不是名人住过的地方都要保护,比如对这个名人一生起关键性作用的那些故居是需要保护的,故居也可以像文物保护一样分级别,一级或者二级保护,全国级、省级、市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