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0.1 环境生物学的概念
0.2 环境生物学的形成与发展
0.3 环境生物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
0.4 环境生物学的研究方法
第1篇 微生物学基础
1 微生物的概念与分类
1.1 微生物的概念与特点
1.2 微生物的分类和命名
2 原核微生物与病毒
2.1 原核细胞结构概述
2.2 细菌
2.3 古生菌
2.4 放线菌
2.5 蓝细菌
2.6 螺旋体
2.7 病毒
3 真核微生物
3.1 真核细胞结构概述
3.2 原生动物
3.3 微型后生动物
3.4 藻类
3.5 真菌
4 微生物的繁殖生长与遗传改良
4.1 微生物的繁殖生长
4.2 微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育种
第2篇 环境和微生物的互作
5 微生物的生理与污染物的降解机理
5.1 微生物的营养
5.2 酶及其作用
5.3 微生物的新陈代谢
5.4 微生物的降解机理
6 微生物在物质循环中的作用
6.1 碳素循环
6.2 氮素循环
6.3 硫素循环
6.4 磷素循环
6.5 铁、锰的循环
6.6 微生物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活动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和危害
7 微生物在自然环境中的分布与微生物资源的保护
7.1 空气中的微生物
7.2 土壤中的微生物
7.3 水中的微生物
7.4 工农业产品上的微生物
7.5 生物体内外的微生物
7.6 极端环境中的微生物
7.7 微生物资源的保护
8 微生物的种群、群落与生态系统
8.1 微生物的种群和群体增长
8.2 非生物因素对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8.3 种群内微生物的相互作用
8.4 种群间微生物的相互作用
8.5 微生物群落的形成与发展
8.6 微生物生态系统
第3篇 环境污染的生物学效应
9 环境污染物在生态系统中的行为路径
9.1 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迁移与转化
9.2 污染物在生物体内的生物转运和生物转化
9.3 环境污染物在生物体内的浓缩、积累与放大
9.4 生物对污染物在环境中行为路径的影响
10 污染物对生物的影响
10.1 污染物在生物化学和分子水平上的影响
10.2 污染物在细胞和器官水平上的影响
10.3 污染物在个体水平上的影响
10.4 污染物在种群和群落水平的影响
10.5 化学污染物对生物的联合作用
11 各领域污染的生物效应
11.1 水域中污染物的生物效应
11.2 土壤中污染物的生物效应
11.3 大气中的生物效应
第4篇 环境污染控制系统的生物学原理
12 水污染控制系统的好氧处理与厌氧处理技术原理
12.1 好氧生物处理技术
12.2 厌氧生物处理技术
13 生物脱氦除磷技术
13.1 生物脱氮除磷的原理
13.2 废水生物脱氮除磷工艺
14 污染预防生物技术原理
14.1 原油中氮的微生物脱除
14.2 煤的生物脱硫
14.3 微生物湿法冶金
14.4 生物制浆与生物漂白
14.5 微生物合成丙烯酰胺
15 物质回收和能源回收的生物学原理
15.1 生物脱硫
15.2 废物生产单细胞蛋白
15.3 木质素生产酒精
第5篇 环境生物学实验
实验1 蚯蚓急性毒性实验
实验2 鱼类的急性毒性实验
实验3 有机磷农药对乙酰胆碱酯酶活性的体外抑制实验
实验4 光合细菌的培养及其对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净化作用
实验5 土壤中生理类群微生物的检测
实验6 蚕豆根尖微核测试技术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