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鲜出炉 | 创新设计2017年度账单,等你接收!
《制造业创新设计》
2017年度账单&关键词
这两天,小伙伴们纷纷晒出自己的
年度账单和对应的关键词
才华、温暖、纯真、坚持、成就……
每个词背后,都有一段专属故事
本期娇薇推荐的这本《制造业创新设计》
从多个层面对创新设计进行深入、详细解读
也对应着属于制造业自己的关键词和案例
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关键词:中国高速动车组
2007年1月28日,中国首趟动车组列车开始运营。2017年6月,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复兴号”研发成功并揭幕。中国高铁的创新设计路径是高度复杂性和紧密协调性相结合的策略成果。
“复兴号”高速动车组
在工程技术创新方面,高铁建设充分发挥了中国在重大工程装备建设方面的制度优势,打破门第之争,集结最具优势的研发与制造力量,真正实现了市场资源、科研资源利用效率的最大化。
在材料创新方面,高铁建设充分体现了设计以用户为本的理念,倡导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材料应用理念,研发并应用了新型噪音吸收和阻隔技术材料、防火阻燃材料、高强度轻量化材料。
在工业设计方面,高铁建设的设计与功能、使用性和舒适度需求紧密契合。“复兴号”采用全新低阻力流线型头型和车体平顺化设计,外形美观也更节能;空调系统在通过隧道或与对向列车交会时减小耳部不适感;多种照明控制模式可根据旅客需求提供不同的光线环境;车厢内无线网络全覆盖。
中国高铁的创新设计路径
在系统设计创新方面,“复兴号”动车组标志着我国高速动车组技术全面实现自主化、标准化和系列化,极大增强了我国高铁的国际话语权和核心竞争力。纵观中国高速动车的发展之路,再对比跨越式的发展成果,创新设计在这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高速动车组在工程技术、材料工艺、人机工程、工业设计等方面进行了综合性创新,通过设计引领整合了各项技术,进行了服务设计集成管理,具有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蛟龙号载人潜水器
随着深海科学考察和资源探测需求日益迫切,作为深海科学考察和资源探测重要手段的载人潜水器的研发势在必行。中国载人深潜队伍瞄准水下7 000米深度的科考作业和国际领先技术水平,通过不断地摸索和试验提出了我国深海载人潜水器的设计方案,以我国工业生产水平为基础并吸收国外先进技术,设计出了总体性能优越、功能强大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填补了我国在深海载人潜水器领域的空白。
“蛟龙号”构造图
在产品设计创新方面,“蛟龙号”潜水器综合了先进的设计和制造手段,依托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O二研究所长期的技术积累和比较完善的试验设施体系,创新提出了四要素设计方法,整体采用自顶向下的3D设计理念,结合深海环境、用户需求和我国工业水平,采用多学科优化设计方法进行优化集成。其载人舱的人机工程设计十分优秀,乘员与各种操纵设备形成一个整体,不仅提高了空间利用率,还提升了乘员的舒适性和工作效率;机械手与采样篮组合的设计,实现了深海的各种高难度作业;灯光视频系统的设计,实现了在深海的高清晰度拍摄。
“蛟龙号”载人舱内部
关键词:“海洋石油981”3000 米水深半潜式钻井平台
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七O八研究所和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通过集成设计创新,突破锚泊和动力定位等多项关键技术,建造了第六代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成为我国装备制造业高端突破领先的一个缩影。
3000 米深海石油钻井平台
该平台标志着我国建立了深海半潜式钻井平台设计技术、数值分析技术、规范及设计标准三大技术体系,实现了技术体系集成创新;开发了深海半潜平台水动力性能混合模型试验技术、动力定位性能分析软件和DP3动力定位仿真装置,达到了作业性能指标和安全性指标综合统一的高水平。该项创新突破了原参考船型、量级提升关键技术指标,作业水深由2 286米提升至3 050米,钻井深度最高可达12 000米。
还没看过瘾?
更多关于制造业创新设计的精彩内容
尽在这本书↓↓↓
创新设计发展战略研究项目组 编著
责任编辑 陈杉杉 张静
定价 90 元
ISBN 9787313180797
长按二维码购买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微信:sjtupress
关注、点赞、留言、转发,分享你的感受
长按二维码关注
▼▼▼点击阅读原文,直接购买本书!